远去的赣州码头 记载赣南的物流史、城市发展史

新赣州房产网 2017-01-11 19:31:00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赣州市中心城区,章江、贡江二水环流,巍峨的宋城墙,加上宽阔的江面,造就了赣州老城独特而繁盛的历史。如果从空中俯瞰,会发现赣州城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,南门是巨龟的头部,北门是巨龟的尾部,因此北门外的、八境台西北那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。赣州的城市文化史,开端于龟角尾,开端于这座古码头,这里也记载着

  赣州市中心城区,章江、贡江二水环流,巍峨的宋城墙,加上宽阔的江面,造就了赣州老城独特而繁盛的历史。如果从空中俯瞰,会发现赣州城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,南门是巨龟的头部,北门是巨龟的尾部,因此北门外的、八境台西北那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。赣州的城市文化史,开端于龟角尾,开端于这座古码头,这里也记载着赣南的物流史、城市发展史。

  

  中原南迁 形成码头雏形

  赣南的东、南、西面分别被武夷山脉、南岭山脉、罗霄山脉三大山脉包围着,只有北面由赣江连接着鄱阳湖平原,整体上呈U字形。北面是赣州惟一的缺口,章、贡两江在赣州城北的龟角尾汇合,始为赣江。章江发源于聂都山,由池江与上犹江汇合而成;贡江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区,源头在石城,沿途接纳湘水、濂水、梅江、平江、桃江等支流汇入。赣江紧连鄱阳湖,直达长江。

  闻听着几声鹧鸪叫,沿着章江水,循着一缕梅香,溯流而上,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梅岭。很多历史上的地标有时候会在不经意间被历史造就,秦灭六国次年,秦王即派十万大军踏着刚开凿的通道翻越梅岭山隘进入岭南地区,统一了南疆。这条开凿的古道在秦朝无数辎重驶过和铁骑踏过后,为岭南的开发和东南沿海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物资交流创造了条件,也让人看到了赣南交通枢纽地位的雏形。汉高祖十一年,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(今广东、广西),商定开放边境贸易,在粤、赣交界处设立“关市”,活跃了大庾岭南北的物资交流,章江的航运随之兴起。自唐开元中,张九龄受命凿大庾岭为径,打通梅关后,由赣南可乘车马直通岭南,梅岭驿道的开通,让赣南成为中原联系岭南的主要交通干线,承载着天下文人士子、达官贵人、走卒健仆的南来北往。

 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,人口的迁徙,以及逐水而居的生活习惯,让寂寥的南野之地迎来了一艘艘竹筏木舟,一代代客家先民,一批批中原子孙,渡黄河、跨长江、溯赣江,历尽艰辛,终于来到了今天我们叫做龟角尾的地方,在这里,他们放下疲惫的行囊,落脚谋生,繁衍生息,或者从这里溯章、贡两江而上,翻南岭,越武夷,辗转他乡。遥远的先秦时期,在中国版图上的南方蛮人(在这里被称作赣巨人),摇晃着巨大的身躯,走出高山长岭,与中原迁徙来的人交合,赣南土著迎来了文明风。此后,一批批南迁的中原人,在历经风雨、渡过艰险的十八滩后,到了龟角尾码头,瓦蓝的苍穹之下,近处是苍翠的贺兰山,远处是绵延的崆峒山,南迁人心情豁然开朗。从龟角尾上岸,他们圈地建房,用章、贡两江边的竹子、松木,沿着江堤扎起牢固的篱笆,竖起杏黄的酒旗,几家人连在一起,逐渐有了工作的分工。篱笆的建材逐步由植物,变成了沙土,最后由沙土变成了砖石,居住地由家变成了村,由村变成了城。老城有了它最早的雏形。

  凭借着连接南北的地理优势,当排名前列缕晨光浮现在城堞之上,浩浩荡荡的赣江水迎面送来许许多多的点点白帆,四省通衢的赣州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南迁客。不知从何时开始,章、贡两江的江边,迎接客人来往的地方,有人用麻条石砌筑起了台阶,打下了几根系缆绳的大木桩,成了早期码头的雏形。随着人口的增多,带来的物资也随之增多,于是章、贡两江合围处,蔓延开来了众多酒旗人家、仓储码头。南迁的中原人纷纷在此上岸,门庭着实热闹了好几个世纪。见有利可图,一些老客家人,尤其是身强体健的老客家人纷纷在章江边、贡江边打码头、抢地盘,竖起各家码头的旗帜。

  赣州河运真正完备的关税制度,开始于明代正德年间。时为南赣饬兵副使的王秩在对盐税再三斟酌的基础上,将粤闽商船的其他货物综合考虑在内,全盘制定关税制度。收税的地方原来叫关厂,赣州最早的关厂就是明代设立在章、贡两江合流处的龟角尾,收税的目的为“立厂盘掣,以助军饷”。龟角尾处的关厂后被洪水冲坏,于是在西津门和建春门又各设一关厂。

  码头的出现,水运的种种便利,让赣州在历史上创造了内河航运时代的繁荣,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,赣州不仅是中原大地与闽粤沟通的要冲,还是内陆与海外联结的纽带。依托赣江黄金水道,赣州创造了在唐代成为“五岭之要冲、粤闽之咽喉”;宋代“商贾如云,货物如雨,万足践履,冬无寒土”,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;清代“八境台前春水生,涌金门外万舟横”等繁盛时代。

  随着河运的逐渐发展,赣州的码头就成了个江湖,1937年赣州有码头26座,即龙南码头、信丰码头、兴国码头、于都码头、宁都码头、石城码头、会昌码头、瑞金码头、吉安码头、广东码头、万载码头、涌金门码头、柴炭码头、北门大码头、西门大码头、盐码头、南门大码头、二码头、煤(家)码头、杨梅渡码头、下营角码头、营角过渡码头、建春门过渡码头、涌金门上渡过渡码头、涌金门下渡过渡码头、粪便码头。1939年,又增设布码头、福建码头、林家巷码头、关门口码头。

  封建社会,码头搬运被包工头、把头、帮头、脚行头等实行行帮垄断,码头搬运多为肩挑背扛,仅有少量木轮车、板车。新中国成立后,赣州港被中央内河总局确立为二等港,从建春门至涌金门沿河岸边道路两旁原建的木板房(俗称半边街)全部拆除,对沿河码头、道路进行改造,沿河码头、道路均安装了照明设施,港口面貌焕然一新。同时,对搬运工具进行了很大改建,港区码头的装卸搬运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。

  贸易活跃 促进码头发展

  跟今天很多地方因铁路、高速公路等交通带来了城市的发展一样,早先的赣州可以说是一座从水上运来的城市。赣州城的古码头,最早发展的是官家的贡赋、漕粮和盐运及商贩走卒的流动贸易。

  过去官家的运输船大多坚固高大,有着每个时代最专业的船员,他们较之普通船家又有更为清晰的水系分布图。他们收到的物品,大都通过水运送抵京城。据《赣州府志》(明·嘉靖)卷四“贡赋”中记载的赣南向北京进贡的贡物的数量就非常之多,除钱钞外,“唐时贡竹布(二十匹)。宋代贡泥片茶,白苧布(二十匹)、贡米一万八千二百六十九石,实际运米一万零六十九石一斗七升,如闰月增五十五石七斗二升六合。宋绍兴三年(1133年)提刑郑諟、守臣赵彦操建议,赣州滩险难于漕运,得旨减其半,计一万八千三百五十余石;秋苗米,一十五万三千六百九十二石七斗五升。明贡茶芽十一斤、野鸡二十七只、鹁鸪九只、鹧鸪四只、斑鸠二十只、白硝麂皮一百六十八张、带毛麂皮一百三十三张、翎毛四万一千四百一十二斤、弓二千支、弦箭各万支、胖袄鞋袜二百三十副四分五厘;嘉靖十一年,丝一百五十六斤七两七钱、秋粮米七万零八百九十四石三斗一合二勺六抄。”

  与贡赋用途不同的是漕粮,漕粮盛行于唐宋,明清时期成为定制,是属于田赋的一种,先征储于各州府或省的仓库,再转送京师。明清时期,漕粮的征收地区多在江南,数额因京师驻军的多寡而有所变动。明成化八年(公元1472年)定漕粮年征收量为四百万石,以后遂成定制,至清未变。《赣州府志》(清·同治)卷二十七经政志“田赋”载:“清朝田赋之制,较前明尤备,科则视乎其地,起运按期以报,漕粮惟赣有之,屯政责成五邑,而杂税之与科则则周乎各属焉。”赣州府在清同治时期的漕粮,起运四百九十八石九斗八升,抵解宁都漕米十石七斗一升,抵放赣标兵米六升三十七石二斗外,裁兵馀剩米三千七百六十三石七斗八升。元至大三年(1310年),南安府(大余、南康)有漕运船只27艘,赣州府有56艘。

  贡赋与漕粮,如此庞大的物资数据,没有专门的大码头,没有便捷的交通要道是很难完成的。我们可以遥想当年,当各地征集来的漕粮、竹箭、木材、麻丝、布匹等需转运到京师的东西,在章、贡两江边的码头集结,被装上一艘艘官船,从赣州码头出发,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,盛况可见一斑。

  最后一门官家生意是赣南人食用的盐,赣南人食用的盐主要有三种:粤盐、闽盐和淮盐,虽然闽粤离赣南较近,但赣南人食用的盐以淮盐的数量较大。大船大船的淮盐运抵赣州,在龟角尾下船,被码头工人搬进城内,或直接在水上,被龙南、南安、宁都等地的船只运走。明景泰初年(1450年),赣州南来北往通过船运转运盐的数量大量增加,随着政府对盐运的重视,赣州又有了专门的盐码头,在今天的西津门外,与粪便码头、西津门大码头和金家码头争着各自的码头领地和业务。城西也因此成了古代赣州的盐务区,有盐码头、盐官巷、盐漕巷、盐仓、盐专卖等区域。民国之后,盐码头搬到了磨角上,但不管水道如何变化,盐运的码头始终存在,其重要性可见一斑。

  官家生意红火的这一时期,为码头业服务的商业、手工业等也纷纷出现,形成了交通运输业和商业、手工业、服务业等密切发展的局面,这种火热局面在赣州城的东北部甚是明显,一时期寸金巷、濂溪路、中山路等一带的酒、烟、赌等场所遍地开花。赣南民间经济的繁盛也因了码头的红火而红火,至宋代的赣州漕运,“金银、香茶、犀象、百货亦同之,惟岭表陆运至虔州而后水运。”“当岭表咽喉之冲,广南纲运,公私货物所聚”,许多货物运至赣州,转运全国各地,促进了赣州的商业发展,带来了过境贸易和输出贸易的繁荣。同时,也带来了造船业的迅猛发展,宋代赣州的造船业在全国已独占鳌头,年产量达650艘之多。

  贸易的发达,为政府扩大了税源,赣州赋税在宋代时居全国前列,宋熙宁十年(1077年)时税额达51229贯,居江西之首。

  码头义渡 见证历史发展

  如果说龟角尾、北门等大码头为赣州城区商帮拥有,那么福建码头、龙南码头、瑞金码头则是福建、龙南、瑞金等一带人的天下……码头文化的印记虽然很少被今天的赣州人提起,却深深留在了赣州人的性格之中。

  经常听人说,住在江边的人是幸福的,因为在桨声里,藏着天南地北的故事,龙南徐老四贩卖木材发家,七鲤镇销售瓷器到海外等被住在江边的老赣州人传诵着。赣州的码头曾有许多让人铭记的事。

  清代,进出赣州老城除了浮桥,还有章、贡两江上的渡口,至同治年间,环绕赣州老城的除了有四个要钱的过渡渡口杨梅渡、南河渡、东河渡和东津渡外,还有西津义渡和龟角尾义渡两个义渡。西津义渡,在西津门外,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,由赣州本地人徐策首倡设置,至同治年间,有渡船5艘,由廪生龙凤飞经营管理,5名船工每月各发米一石,水大时,增加一名船工。龟角尾义渡,在雍正七年(1729年),由赣州人王名成、王廷兄弟二人倡导设立,兄弟二人一开始的时候买了两艘船,供给粮食二十四石,后又募集置粮食三十一石。义渡由王氏同宗王爵惠管理,掌渡的船工每人每月发钱一串五百文,水大的时候多加船工一名。在宽阔的章江江面上,为方便两岸百姓,赣州人设置义渡,给以渡船经营收益为主的章江码头增添了些许人文关怀。

  除了百姓的日常见闻,码头当然也见证了不少历史性事件。1926年冬,赣州城着实热闹了一番,是年11月下旬,宋庆龄偕同鲍罗廷、张太雷、何香凝等人,从广州出发北上武汉。宋庆龄等越过雄关梅岭后,由大余顺章江水到赣州。格林在《我在中国的回忆录》中记载,宋庆龄和鲍罗廷等人,“在离赣州还有五里的渡口上(由水路来,即赣州南门大码头),赣州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,河上停泊着画舫,放鞭炮欢迎我们。河对岸即是赣州城,在社会团体代表的陪同下,我们沿着狭窄的街道接踵进入赣州城。很快就听到了欢迎的乐曲和群众噼噼啪啪的鞭炮声。这里举行了规模盛大的、热烈的欢迎仪式,就连盲人和乞丐协会也参加了。”当时,宋庆龄身穿素色旗袍,头挽发髻,仪表端庄可敬;鲍罗廷身材魁梧,身穿皮大衣,内衬西装,神采奕奕。他们一行在赣州停留了三天,住中华大旅社(在今天的东北路)。离开时,宋庆龄一行在沿途各界夹道欢送中,经过西街(今天的西津路)由西门大码头上船。欢送队伍一直延伸到西门大码头,等宋庆龄一行的船队徐徐起航离岸,欢送的人群才渐渐散去。

  1949年,解放军解放赣州后,为了乘胜追击敌人,需要大量弹药、汽油和架桥器材。赣州东门、西门、龟角尾等码头停泊了很多装军用物资的船只,城墙边一辆辆汽车停着,等待物资上车便立即运走。江面上的木帆船,桅杆如林。聚集在四门骑楼下的码头搬运工人,在工作组工作人员的动员下,快乐接受了这些光荣任务。9月初,各个码头船、人、车川流不息,分外热闹,码头搬运工人在这些工作中受到教育,得到锻炼,为码头搬运工人成立工会做好了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,许多后来的工会干部就是支前工作积极分子。

  随着历史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今天的赣州公路、高速、铁路、航空建设全面铺展,赣州的码头逐渐走向了没落,码头文化也随着日夜不息的赣江水流去。现在,在章、贡两江边,在巨大樟树的掩映下,还存在着不少码头的遗迹,南河码头、南门大码头、西津门大码头、龟角尾码头、建春门大码头、涌金门大码头和东门大码头变得寂然,与八境台、郁孤台、古城墙一道,构成了赣州市耀眼的历史文化名片。

来源:赣南日报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